全部章节

书库>大唐躺平皇子,李世民求我称帝

目录

返回书页

第10章 发光发热

作者:雁门更新时间:2023-09-07 14:02:51本章字数:2718

此话一出,赵公公心头一跳,但脸上神色却并无变化。

“殿下玩笑了,陛下还在行宫休养,哪里会来齐州,这一次老奴来也是因为恰好在陛下身边陪着,这才跑了一趟。”

说着,似乎还担心李恪不相信,赵公公接着说道:“殿下,您想想,若是不下来了齐州,焉能有不召见您的道理?”

“就算是不召见,这齐州什么模样陛下能看不到?”

听到这个解释,李恪不由得眉头一蹙,虽然觉得哪里不对,但总是找不出什么破绽来。

见李恪还有些怀疑,赵公公不由得心中有些紧张:“殿下,旨意已经宣读完了,老奴还要回去复命,您还是先准备奏疏吧。”

“放心,您据实上奏便可。”

听到这话,李恪点了点头。

“如此本王就知道了,多谢赵公公。”

“不敢当不敢当!”赵公公连忙摆手。

李恪此时才笑眯眯道:“赵公公客气了,本王这就给父皇写奏疏,烦请赵公公带回长安,替本王和父皇问安。”

赵公公也不怠慢,躬身应是。

李恪见状,这才转身回到了书房当中。

虽然心中有些疑惑,但这奏疏是不能不写了。

陈涛此刻研墨提笔,目光好奇的看着李恪问道:“殿下,这奏疏如何写?”

“如何写?当然是据实上奏了!”

“而且,本王怀疑父皇已经来齐州了,再不济也是在来齐州的路上。”

见李恪如此肯定,陈涛不由得面露诧异之色。

“殿下为何这么肯定?”

“自然是因为赵公公!”

李恪冷笑一声,缓缓道:“这赵公公常年就在父皇身边形影不离,本王从未听说过他远赴外州传旨的时候。”

“所以,还有一件事儿要你去做。”

陈涛此时也是紧张不已,开口道:“不知殿下要让小人做何事?”

“派些人手出去,跟着赵公公,看他出城去了哪里,另外在城中还有去长安方向的官道上打探一下,最近有什么异样。”

这事儿由不得李恪不小心谨慎,李世民可是一直不想让他留在齐州,自己这赚钱大业才刚刚起步,若是就这么中道崩殂,找谁哭去?

因此盯着点总归是没有错的。

陈涛不明其中缘由,也还是点了点头。

“小人明白了,这就去安排!”

陈涛这边刚打算转身离开,却是被李恪突然叫停下来。

“本王还有一件事情要你去做。”

“还请王爷示下!”

李恪眼中光芒微闪,缓缓道:“本王前段时间让你做的那套器具如何了?”

陈涛微微一愣,旋即恍然大悟。

“启禀殿下,应该是差不多了,前几日工坊那边送来消息,说是已经基本打制完成,就这几日给殿下送来。”

李恪闻言,微微颔首开口道:“你送完奏折之后就立马给本王盯着去,切记,此物很是重要!”

陈涛连忙点了点头,随后转身离开。

……

此时的客栈内。

原本应该送往长安的奏疏,却是已经被赵公公转呈到了李世民的手中。

“恪儿没有怀疑?”

赵公公急忙躬身道:“殿下询问了一句,问陛下是不是来齐州了,老奴搪塞了几句。”

“老奴离开时,殿下的人跟了一路,直送老奴到城外十里后,仍没有返回的迹象。无奈下,老奴让随从带着队伍大张旗鼓继续朝长安而去,自己趁着歇脚功夫乔装打扮,这才得以脱身。”

李世民微微颔首,对于李恪的反应却是有些意外。

“看来这逆子是觉察到什么了,吩咐下去,最近在历城都低调一些。”

“哼,应对就是了,这逆子想找朕,可没有那么容易。”

说着,李世民便笑眯眯的展开了李恪给自己写的奏疏。

但下一秒,李世民的脸色就肉眼可见的发生了变化。

就连一旁的长孙皇后都瞬间察觉到了不对劲。

“陛下……”

“这逆子!他是要气死朕吗?!”

一声怒吼,让站在对面的赵公公‘噗通’一声就跪倒在了地上。

长孙皇后此刻也是眉头微蹙,撇着脑袋看向了李世民手中的奏折。

……

“父皇,儿臣想您啊!”

“这一年来儿臣未曾写过几封信,并非是儿臣不愿意写,只是来到封地之后,诸事繁杂,儿臣感念父皇辛劳,不忍打扰父皇处理国事,因此才未曾上奏。”

“自从来到封地之后,儿臣眼见齐州是遍地荒凉!百姓食不果腹,衣不蔽体,深受触动!”

“儿臣素来以父皇为榜样,怎能忍心见此场面,遂下定决心,改变现状!”

“半年来,儿臣费尽心思尚没有起色,心中愧疚不已。”

“因此,儿臣决定请示父皇,求父皇开恩,着儿臣继续治理齐州!”

“儿臣发誓,齐州一日不富,儿臣一日不回长安!”

……

只是扫了一眼,长孙皇后就瞬间恍然大悟,明白了李世民为何这般生气。

“陛下不要气坏了身子。”

闻言,李世民喘了几口气,随即怒声道:“就这玩意儿谁看了不生气?”

“这逆子来了齐州什么都没学好,说瞎话倒是学会了!”

“什么民不聊生,衣不蔽体?朕怎么没看到?”

“朕御极八年,不敢说天下人人安居乐业,但饭他总能吃饱吧?”

“齐州饿死人了?他这样写?”

见李世民气得不轻,长孙皇后无奈苦笑一声,开口道:“陛下,其实恪儿这么写怕是有什么原因,你看他后面写得这些,这不是表明决心留在齐州了吗?”

“虽然说手段罕见了些,好歹不是顺了你的意?”

李世民听到这番话,不由得沉默下来,只是一言不发的盯着那奏折,几次想要发怒,却是不知道从何开始骂起。

诚如长孙皇后所言,李恪这一番操作,确实是正中自己下怀。

省下了自己不少步骤,而且自己想听的也只有这一件事罢了。

见李世民沉默下来,长孙皇后心中稍松了一口气,随即开口道:“陛下,如今恪儿已经给了您台阶,不如顺势过去便是。”

“只是这该有的赏赐还是要有的,无论这奏疏之中所写是真是假,恪儿都是有功的,赏赐不能不给。”

“他糊弄朕,朕还要给他赏赐?”

见李世民有些诧异,长孙皇后失笑一声摇了摇头,开口道:“这齐州官道,历城的所见所闻,难道还当不了一次赏吗?”

李世民愣了愣,最终无奈的叹了一口气:“朕知道了!”

说着,李世民便看向赵公公。

“拟旨,蜀王李恪忠心可鉴,朕心甚慰,赏千金,赐宅院一套!”

虽然嘴上说的不愿意,但是该给的上次李世民却是一点都没有落下。

赵公公战战兢兢的看着李世民,小心翼翼问道:“陛下,这旨意什么时候送到合适?”

李世民眉头一蹙,自己忘了这一茬了!

自己现在可还在历城呢,旨意一来一回少说也要一段时日才行。

思索片刻之后,李世民才开口说道:“缓上一段时间吧。”

“老奴遵旨!”

见状,李世民看向赵公公。

“赵贤,朕问你,见到那逆子的时候,他在做什么?”

赵公公闻言身体一颤,随即解释道:“启禀陛下,老奴见到蜀王殿下的时候,他正在府上待着,倒是看起来很闲适。”

闻言,李世民不由得眉头一蹙。

他原本以为李恪在府上就算是不忙,也不会闲着,听到没什么发现,心中便有些好奇。

“可知道他府上最近在做什么?”

赵贤皱着眉头思索了片刻,随即看着李世民开口道:“老奴还未离开蜀王府的时候,见其管家匆匆出府,于是安排手下跟府中仆人打听了一下,说是去了城西。”

“历城城西是工坊聚集之地,看他那样子似乎是在给蜀王办事,只是具体办什么事儿老奴就不清楚了。”

听到这个消息,李世民却是来了兴趣。

现在齐州的变化不小,多数都和李恪有些关系。

这小子如今做事都如此神秘,很难不让李世民产生兴趣。

眼中光芒一闪,李世民这才开口说道:“既然如此,那就派人盯着点,朕倒是要看看,这小子到底要做什么!”